top of page
作家相片Jun Chou

《攝影的人在路上》「THE PHOTOGRAPHER IS ON THE WAY」周貞君・劉耀斌写真展

2019年與來自大阪的Gallery 176藝廊的攝影家們確定了On The Road 影像空間(台湾) × gallery 176(日本) 交流展後,怎知即因新冠而導致展覽多次改期,總算大家都平安度過新冠之亂,2023年五月Gallery 176藝廊的攝影家們即來台展覽並與台灣同好與談交流,而2024年十月我跟耀斌將前往大阪Gallery 176藝廊與日本的同好們展覽交流。


向來我跟耀斌的創作風格迥然不同,所以這次展覽是麻煩張聰賢老師策劃整合展出。歡迎展期間有來日本玩或人在日本的朋友們可以來觀展並與Gallery 176的攝影家們來場交流。



《攝影的人在路上》「THE PHOTOGRAPHER IS ON THE WAY」


周貞君・劉耀斌写真展



策展人/張聰賢


展覽時間:2024.10.4(五)~10.29(二)


與談講座:2024.10.5(六) 17:30〜19:00


展出地點:Gallery 176


6-1, Hattorimotomachi 1-Chōme


Toyonaka, Osaka


Japan 561-0851


《攝影的人在路上》這個雙個展命題源自於南台灣高雄一個攝影空間與兩位堅持攝影家的身影,貞君、耀斌。他們共同主持「ON THE ROAND攝影藝廊」,提供給予熱愛攝影的藝術家有一個展出空間,並定期的舉辦專業影像講座與推廣攝影教育,為南台灣的高雄乃至台灣的攝影美學與教育提供了非常良善的場域氛圍。


攝影的路上是一道道從鏡頭中所裁切的景緻,無論是外在或內觀的世界裡,世界以圖像化向每一個人展開,如同巴特(Roland Barthes)所言:相片永遠,而且必須屬於某種事物。如果就他所主張,攝影必須經歷一段幽暗才能顯現,那麼這世界圖像即將成為怎樣的樣態,攝影對於世界而言是否還是僅僅是證明一個曾經如此存在的證明?什麼是外在的世界?攝影如何讓我們去理解世界,更甚的是認識一個人的思想與格局。貞君與耀斌兩位攝影家在作品風格分屬異同,但在攝影的語言上卻有著共通的特性,那就是「隱喻(Metaphor)」的影像修辭。


貞君善於將影像以「轉喻(Metonymy)」的方式。以圖像化的影像通過負像翻轉呈現一種幽暗的視覺語彙,讓影像與現實存在的關係以一種曖昧的抽離的負相消解時空關係。她的作品似乎在一個平面上被壓縮成為簡單的維度,一種看似清晰卻抽離的特性,作品背後提供了對於攝影的當代(Post)知識缺口(Knowledge Gap),無法迴避的性別議題與無可抹除的觀看痕跡。或許就一種影像的表白之同時,作品所開放的裂縫也是讓觀者同時進到作品意識之中,無可辨認的現實成為再次聯想與定義的視覺想像。


耀斌的作品以編導性的矯飾風格注入符號性的刺點(Punctum),閱讀他的影像同時也會被他作品中所置入的符號語言牽引著。如約翰・柏格(JohnBerger)所言:照片本身是具有多義性的,非僅僅是瞬間,而是連續。他一慣的將攝影以一種敘述性的方式講述屬於他特有的生活經驗與記憶,作品中有故事、有記憶與生活經驗相互連結的過去,在個人的思想與情感中以攝影作為探索的符徵(Symbol)。更甚的是在他儀式化的攝影建構中,影像也參雜著主體的身份在文化性別(Gender)塑造裡。在他的影像當中並非以攝影作為最終的目的,而是將影像作為操控視覺語言主體,這是他以攝影所建構的語言方式,也是細嚼他作品內蘊最耐人尋味的特點。



影像是一種沈默的語言,也是一項複雜的人為意識形態下的符碼,它總是以圖像化的方式在觀者的視線前開展,迎向這個充滿《攝影的人在路上》所隱喻的不僅是「OR」的精神,也是標記著兩個攝影夥伴在這一條道路上彼此在攝影之路的堅持,從國境之南的台灣走向文化厚實的日本。



2 次查看0 則留言

Kommentare


bottom of page